大家C3知要點做啦(笑)
直話直說.零式
小直的隨想寫作平台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這位隊長有幾超級?
如果大家有去香港老麥的話,應該都知有兩款新包上市:隊長漢堡及超級隊長。本來食完已經放低了件事,但因為看見了這個BLOG而心癮起寫文…
在購買這個包前,先下一道警告:由於這包的熱量嚴重超標,正計劃減肥,或因病而無法承受高熱量食物的朋友,在購買前必定三思。當然,想試吃又不怕死的無任歡迎XDDDD
說回正題,首先大包「超級隊長」老實說是在這兩年中老麥最出色的漢堡包,現有的包能夠相比的亦只有DOUBLE足三両一款。這也道出了以往的包(例如黑椒漢堡)所出現的一個問題:不夠厚,雖然這款包的牛肉只得一塊,但份量正是足三両的級數,加上厚厚的薯餅及美味的煙肉,無論在味道上還是口感上都勝過以往的飽,亦是少數我會想再添食的新款包。雖然飽真的一分美味,但由於當中含有一塊薯餅,當與薯條一起進食的時候,口內的薯粉油膩感覺比以往的包更重,因此吃的時候不太建議與著條一起吃。可能就是這個原因,老麥就在推出隊長的同時,亦推出了洋葱圈,記憶中這次亦好像是香港老麥首次引入洋葱圈。但這洋葱圈卻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是份量,相比起數十條的薯條,一份洋葱圈只有8、9圈洋葱,若邊吃隊長,邊吃洋葱圈時,便會出現未吃完包便先把洋葱圈吃完的尷尬現象(比脆薯圈的情況更嚴重)。但另一方面其實洋葱圈的質素並不差,感覺上比BK的外皮更脆,但第二個問題正是對於喜歡吃薯條、薯圈的人來說,口味始終是淡了點,因此以個人立場來說並不太推介這食品(這麼一說可能單獨吃會較好?)。醬汁方面個人覺得也是值得一讚,雖然不是太濃,但正因有煙肉及薯餅較濃烈的食材配合,可說是剛剛好MATCH。雖然價錢方面比其他的飽貴了一截,但總結來說「超級隊長」仍是一款值得吃的飽。
而另一款「輕量版」隊長漢堡就差了少許。正如上段所說由於少了煙肉及薯餅,因此厚度稍薄(但仍勝過黑椒漢堡),味道亦都稍淡一點。但個人覺得最不值的還是價錢,少了煙肉及薯餅只是便宜兩元多,在物有所值的超級隊長面前實在是有點被騙的感覺…不過亦正因為少了兩大油脂元兇,無疑這款包是較清淡及健康的(笑)。
最後要說的就是中文名。之前都略有所閒,知道日本方面亦曾推出過這款「RANGER」漢堡。但問題來了,有朋友說,RANGER本身意解是「遊俠」或者「隊員」,何來有「隊長」之意呢?如果有日真的有個「CAPTAIN」的話又怎麼算呢(笑)?不過當然以中文圈的字彙來說,「隊長」是一個夠吸引力,簡單明白的詞語,若以宣傳的角度來說,這包的名字可算是成功了。但當然我亦相信,若果肯花心思,相信會有一個效果相若而更貼切的譯名…
在購買這個包前,先下一道警告:由於這包的熱量嚴重超標,正計劃減肥,或因病而無法承受高熱量食物的朋友,在購買前必定三思。當然,想試吃又不怕死的無任歡迎XDDDD
說回正題,首先大包「超級隊長」老實說是在這兩年中老麥最出色的漢堡包,現有的包能夠相比的亦只有DOUBLE足三両一款。這也道出了以往的包(例如黑椒漢堡)所出現的一個問題:不夠厚,雖然這款包的牛肉只得一塊,但份量正是足三両的級數,加上厚厚的薯餅及美味的煙肉,無論在味道上還是口感上都勝過以往的飽,亦是少數我會想再添食的新款包。雖然飽真的一分美味,但由於當中含有一塊薯餅,當與薯條一起進食的時候,口內的薯粉油膩感覺比以往的包更重,因此吃的時候不太建議與著條一起吃。可能就是這個原因,老麥就在推出隊長的同時,亦推出了洋葱圈,記憶中這次亦好像是香港老麥首次引入洋葱圈。但這洋葱圈卻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是份量,相比起數十條的薯條,一份洋葱圈只有8、9圈洋葱,若邊吃隊長,邊吃洋葱圈時,便會出現未吃完包便先把洋葱圈吃完的尷尬現象(比脆薯圈的情況更嚴重)。但另一方面其實洋葱圈的質素並不差,感覺上比BK的外皮更脆,但第二個問題正是對於喜歡吃薯條、薯圈的人來說,口味始終是淡了點,因此以個人立場來說並不太推介這食品(這麼一說可能單獨吃會較好?)。醬汁方面個人覺得也是值得一讚,雖然不是太濃,但正因有煙肉及薯餅較濃烈的食材配合,可說是剛剛好MATCH。雖然價錢方面比其他的飽貴了一截,但總結來說「超級隊長」仍是一款值得吃的飽。
而另一款「輕量版」隊長漢堡就差了少許。正如上段所說由於少了煙肉及薯餅,因此厚度稍薄(但仍勝過黑椒漢堡),味道亦都稍淡一點。但個人覺得最不值的還是價錢,少了煙肉及薯餅只是便宜兩元多,在物有所值的超級隊長面前實在是有點被騙的感覺…不過亦正因為少了兩大油脂元兇,無疑這款包是較清淡及健康的(笑)。
最後要說的就是中文名。之前都略有所閒,知道日本方面亦曾推出過這款「RANGER」漢堡。但問題來了,有朋友說,RANGER本身意解是「遊俠」或者「隊員」,何來有「隊長」之意呢?如果有日真的有個「CAPTAIN」的話又怎麼算呢(笑)?不過當然以中文圈的字彙來說,「隊長」是一個夠吸引力,簡單明白的詞語,若以宣傳的角度來說,這包的名字可算是成功了。但當然我亦相信,若果肯花心思,相信會有一個效果相若而更貼切的譯名…
兩年也沒更新了…
兩年,的確是一段不短的時間。開這個BLOG當初的想法,是想有一個平台讓自己發表在其他平台無法發表的東西(說得難聽點就是自HIGH)。但是由於有FACEBOOK、TWITTER等等的出現,令到我的「直話直說」平台轉移到那些陣營之中,這BLOG亦因此處於放置狀態(所幸的是好像沒有人來搞事)。而令我再次寫文的契機,是一個希望引用翻譯歌詞的請求。本來單是這樣真的沒有甚麼大不了,但巧合的是我在數日前曾找過這首歌的mp3(說穿了其實是懶去找),因此心裡便不其然有種「怎會這麼巧合」的感覺出現。話說回來這首歌的最大上腦原因,其實還是音樂game本身(我很多歌都是這樣,當然也有例外)好聽之餘可玩性亦十分足夠,反而歌詞不會是我首先留意的事項…話就暫時先說住這麼多。想起來的確有些東西還是想透過網誌去寫(始終TWITTER寫長文不太方便,而習慣上又會少用FB寫長文),因此將來應該還有文章會在此刊登(希望不要三分鐘熱度吧XDDD)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心情複雜…
最近發生了一些風波,令一些本已沉底的老問題再次浮上水面。問題暫時解決了,但背後的隱憂還有很多。更糟的是問題當中產生一些新問題……有時真的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明明見到問題在哪,都無力去防範,去改變。甚或者更質疑自己不適合處於當中,讓更有能的人士去做。不過有一樣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當中的人無法抱互相信任、合作態度的話,那即使多有才華也救不了。
另外自己亦因為此事而忐忑不安。每當想到這方面時,心裡便浮念很多雜念,有些客觀看法正確,但感情上實在無法接受。這刻想做的事,就是想找一些寄託,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今天來說算得上是成功,轉轉台看些平時自己少看的事物,的確能紓緩心中的不安。我承認自己是沒太多朋友的人,即使是曾相識亦很少會打擾他人,無謂一口就發牢騷吧?自出來社會工作開始,便已察覺到自己是這種人,以前用不當的方法去紓解時,結果惹來不少麻煩。現今總算好些少吧?至少知道有甚麼方法可以令自己心平氣和。人生就是由這種挫敗感編織而成吧?(偶有歡樂的時候,但總覺得很短暫)。抱歉在日記上發太多牢騷,自己亦曾再三思考過應否把心裡的感覺寫出來,個人認為在這裡寫是影響最少的方法。如今最希望的還是快點雨過天晴,把鬱悶踢走吧!
另外自己亦因為此事而忐忑不安。每當想到這方面時,心裡便浮念很多雜念,有些客觀看法正確,但感情上實在無法接受。這刻想做的事,就是想找一些寄託,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今天來說算得上是成功,轉轉台看些平時自己少看的事物,的確能紓緩心中的不安。我承認自己是沒太多朋友的人,即使是曾相識亦很少會打擾他人,無謂一口就發牢騷吧?自出來社會工作開始,便已察覺到自己是這種人,以前用不當的方法去紓解時,結果惹來不少麻煩。現今總算好些少吧?至少知道有甚麼方法可以令自己心平氣和。人生就是由這種挫敗感編織而成吧?(偶有歡樂的時候,但總覺得很短暫)。抱歉在日記上發太多牢騷,自己亦曾再三思考過應否把心裡的感覺寫出來,個人認為在這裡寫是影響最少的方法。如今最希望的還是快點雨過天晴,把鬱悶踢走吧!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巴士與老人家
坐了巴士這麼多年,看著它慢慢變得舒適。最初由前置引擎的勝利二型,到後置引擎三軸車;跟住由這些「熱狗」慢慢轉做「冷馬」,再由冷馬到低地台,直到現在的直梯巴士,無論在舒適、環保方面都一直在進步,更重要的是讓坐輪椅的人士,可以不用太多輔助下(大多只是司機拉下斜板,說起來現今的斜板都變回人手拉開,可能是電動的容易故障關係吧?)便能登車,令他們出門變得更容易。另一方面直梯除了使通道加闊外,更減少出現意外的可能性(當然任何時間都要緊握扶手吧!)。不過據筆者觀察,直梯巴士都有它的弱點,那就是:樓下的座位減少了。當然對身壯體健的朋友來說,上下樓梯並不是甚麼難事,不過對老人家或者行動不便的人來說,上下樓梯卻是一件大苦事。在能夠選擇下,當然想坐近車門,又不用登梯級的座位上吧(事實上這些就是巴士上的「博愛座」)。但可惜直梯所佔的位置卻犧牲了下層的座位數,更嚴重的是這些不用登級的博愛座大幅減少,讓公公婆婆可坐的位置更少(通常這些座位樓下只得六個),因此對他們來說,這反而是一個不便。當然比起以前不是低地台的巴士,這邊仍然是比較舒適吧(個人認為頭軸的輪拱位始終不太適合公公婆婆坐,始終坐得不夠穩陣,車一轉大彎有可能整個拋下來)。
然而又不沒有解決方法,那就是放棄完全的直梯,採用「半直梯」的結構增加下層的座位數。驟眼看這是巴士公司為了增加座位而做,事實的確有這樣的成分,但最初的原意其實是為了加上行李架的容量——沒錯那批巴士最初是打算取替現有的機場快線,就是城巴8110打後的那批ENVIRO 500巴士。這批巴士沒有採用完全直梯,但樓梯仍比以前的寬闊,登梯還是算舒適的。然而這批巴士因為裝嵌等等的延誤,及城巴本身編車上考慮,而使它無緣成為機場快線(西部通道方面(B3系路線)已有8100-8109的第一批直梯車,及之前加裝行李架的2302-2311 TRIDENT ALX500服務,故不需用這批車。倒是想知CITYFLYER何時有新車取代…)。因此這批半直梯便成為一般巿區線服務巿民。最初這些巴士是在隊道線服務,但隨著新車陸續投入服務(筆者沒翻查資料,但據觀察這類車巿面最少有30多架,即編號已到814X),巴士分配到更多地區服務,其中一個是南區。最近筆者發覺南區除了舊有的富豪11/12米及22XX中梯TRIDENT外,還有這批車出現。而據筆者觀察,部分南區線如90、97等很多公公婆婆會坐,而這批車則除了簇新之餘,亦因為樓梯縮短了,所以兼顧到「博愛座」的數量,比起直梯多了4個座位(實際上兩個,有兩個座位升高了一級)。而且因為座位更近出口了,所以對他們來說更方便乘搭。其實個人認為,巴士公司最初應該也想不到這點方便性吧?只是剛好巧合地成就了好事。
而除了這批81XX外,新巴的40XX也是接近情況。這批車本身已經是「中碼」11米長,若再使用直梯下層的座位則少得可憐。在同樣的處理下,這批巴士仍保留到少量博愛位(縱使大部分地台升高了),其中前方輪拱後原用作輪椅位的位置更有一個單獨座位,這個位置亦使車長容易兼顧乘客,唯一不太好的是位前的空位有點寬,而且沒有安全帶,會有前傾翻的危險…至於輪椅位則同以前的14XX一樣,是在樓梯的正後方,個人覺得兩者反轉會比較好,可能是那位置不足放一部輪椅吧?而這批巴士亦已有40多架出了廠,主要服務2、8、23等路線,亦有行像109等中客量的隊道線。看來是新巴想車務調務上更靈活,因此才大量投入11米「中碼」車吧?總之不是直梯也有不是直梯的「好處」吧?
然而又不沒有解決方法,那就是放棄完全的直梯,採用「半直梯」的結構增加下層的座位數。驟眼看這是巴士公司為了增加座位而做,事實的確有這樣的成分,但最初的原意其實是為了加上行李架的容量——沒錯那批巴士最初是打算取替現有的機場快線,就是城巴8110打後的那批ENVIRO 500巴士。這批巴士沒有採用完全直梯,但樓梯仍比以前的寬闊,登梯還是算舒適的。然而這批巴士因為裝嵌等等的延誤,及城巴本身編車上考慮,而使它無緣成為機場快線(西部通道方面(B3系路線)已有8100-8109的第一批直梯車,及之前加裝行李架的2302-2311 TRIDENT ALX500服務,故不需用這批車。倒是想知CITYFLYER何時有新車取代…)。因此這批半直梯便成為一般巿區線服務巿民。最初這些巴士是在隊道線服務,但隨著新車陸續投入服務(筆者沒翻查資料,但據觀察這類車巿面最少有30多架,即編號已到814X),巴士分配到更多地區服務,其中一個是南區。最近筆者發覺南區除了舊有的富豪11/12米及22XX中梯TRIDENT外,還有這批車出現。而據筆者觀察,部分南區線如90、97等很多公公婆婆會坐,而這批車則除了簇新之餘,亦因為樓梯縮短了,所以兼顧到「博愛座」的數量,比起直梯多了4個座位(實際上兩個,有兩個座位升高了一級)。而且因為座位更近出口了,所以對他們來說更方便乘搭。其實個人認為,巴士公司最初應該也想不到這點方便性吧?只是剛好巧合地成就了好事。
而除了這批81XX外,新巴的40XX也是接近情況。這批車本身已經是「中碼」11米長,若再使用直梯下層的座位則少得可憐。在同樣的處理下,這批巴士仍保留到少量博愛位(縱使大部分地台升高了),其中前方輪拱後原用作輪椅位的位置更有一個單獨座位,這個位置亦使車長容易兼顧乘客,唯一不太好的是位前的空位有點寬,而且沒有安全帶,會有前傾翻的危險…至於輪椅位則同以前的14XX一樣,是在樓梯的正後方,個人覺得兩者反轉會比較好,可能是那位置不足放一部輪椅吧?而這批巴士亦已有40多架出了廠,主要服務2、8、23等路線,亦有行像109等中客量的隊道線。看來是新巴想車務調務上更靈活,因此才大量投入11米「中碼」車吧?總之不是直梯也有不是直梯的「好處」吧?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AVC新車落地,結果連續坐了兩程
今日去荃灣打機,在荃鐵落車時見到有架金色單層車…外型跟ASC(SCANNIA單層)不同。於是在打完機後便特意走去坐坐。
看巴士討論區說(http://bit.ly/9i32do) 原來架車今日先出廠,真好彩坐到第一日落地巴士。這架細看下原來是VOLVO的低地台單層巴士B7RLE(AVC)。事實上首批車早已在4月中投入了服務,主要行粉嶺273那類短程路線。然而筆者真的太忙,結果一來沒留意有新車,二來都沒走過粉嶺一趟望望,結果便在這種情況下坐了兩程34M(第一程回麗城總站,第二程繞過荃鐵後到荃景圍天橋到下車,轉其他巴士回家。
而新車的座椅都好有特色,有炸彈人…不,是九巴仔圖案。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有「導航位」,像城巴MAN那種單人位(但無咁肥,剛剛一個人坐),可以望到司機駕駛同完全看清前方,一流!
就個人感覺來說,這架外型有點像城巴MAN(大家可以參照一下http://bit.ly/azRWDw,圖為AVC2@華明)。雖然後排梯級沒像ASC般昇得那麼高,但最後排依然會看不見外面,而且也較窄,但總好過ASC升到頂了。這算是新型低地台單層巴士的死症…
說起來,這好像是九巴第一次入單層VOLVO巴士,自80年代末的三菱MK117後,九巴便只入丹尼士單層巴士。城巴曾入過幾批其60架VOLVO巴士(13XX,初批不是低地台),但現在只剩下本地車身最後那批。而前九鐵則入了15架非低地台的B10M,過渡去港鐵台繼續服役…不過連ASB、ASC那批車,九巴都前後入了60多架單層金巴了,而且已有兩隻牌子的新車,不知九巴會否考入丹尼士的單層車呢?像前九鐵入ENVIRO 200 DART都好啊。抱歉的是筆者懶得拍照,要看車身還是去各大巴士討論區找找吧(這裡連結都有一幅)
看巴士討論區說(http://bit.ly/9i32do) 原來架車今日先出廠,真好彩坐到第一日落地巴士。這架細看下原來是VOLVO的低地台單層巴士B7RLE(AVC)。事實上首批車早已在4月中投入了服務,主要行粉嶺273那類短程路線。然而筆者真的太忙,結果一來沒留意有新車,二來都沒走過粉嶺一趟望望,結果便在這種情況下坐了兩程34M(第一程回麗城總站,第二程繞過荃鐵後到荃景圍天橋到下車,轉其他巴士回家。
而新車的座椅都好有特色,有炸彈人…不,是九巴仔圖案。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有「導航位」,像城巴MAN那種單人位(但無咁肥,剛剛一個人坐),可以望到司機駕駛同完全看清前方,一流!
就個人感覺來說,這架外型有點像城巴MAN(大家可以參照一下http://bit.ly/azRWDw,圖為AVC2@華明)。雖然後排梯級沒像ASC般昇得那麼高,但最後排依然會看不見外面,而且也較窄,但總好過ASC升到頂了。這算是新型低地台單層巴士的死症…
說起來,這好像是九巴第一次入單層VOLVO巴士,自80年代末的三菱MK117後,九巴便只入丹尼士單層巴士。城巴曾入過幾批其60架VOLVO巴士(13XX,初批不是低地台),但現在只剩下本地車身最後那批。而前九鐵則入了15架非低地台的B10M,過渡去港鐵台繼續服役…不過連ASB、ASC那批車,九巴都前後入了60多架單層金巴了,而且已有兩隻牌子的新車,不知九巴會否考入丹尼士的單層車呢?像前九鐵入ENVIRO 200 DART都好啊。抱歉的是筆者懶得拍照,要看車身還是去各大巴士討論區找找吧(這裡連結都有一幅)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V7上腦歌—DELUHI - Two Hurt
前幾篇文提過鼓機出新版本V7及XG,當中有一隻歌聽聽下聽上腦(其實不只一隻,先說這隻吧),就是DELUHI的Two Hurt。這隻歌無論DM還是GF都頗有難度,尤其GF那面,ADV已足夠玩死人,別遑論EXT了。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家翻譯歌詞及MV。倘若有甚麼地方譯錯、譯得不通順敬請指正。
Two Hurt - DELUHI
在房間中背向對方默不作聲
各自堆積著沈默的障壁
我希望能有挽回這情況
讓現在的妳接納我的藥
心中曾描繪的未來與理想
已經偏離至這地步
兩人無法分離
是因為無法面對自由與孤獨
打破沉默 在封閉的時光中
拆掉厚壁 不再自我麻醉
正因兩人 抱怨說話不斷 化成心中的刺
對你說「我很想念妳」
本想把心意傳達 卻說了謊話
逞強的兩人 一邊傷害對方 一邊試探對方愛意
想起來那時每天在街上
妳也大灑幼嫩的愛意
用衣裝巧妙地掩蓋震抖的身體
把赤裸的心靈遮蔽著
回望過去 我們融洽得過份
回想一下 命運的絲線
正因抱怨說話 滲著血染成鮮紅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反覆的無謂心思正阻礙著我們
兩人無法坦率 一邊互相憎恨 一邊去碰觸戀愛
明明這麼相近
為何兩顆心會相隔千里?
現在我很希望妳能
像這張褪成褐色相片般
再一次展露笑容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無論是不再聽到的聲音…溫暖還是過錯
無法再見背望著我的笑容嗎?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本想把心意傳達 卻說了謊話
逞強的兩人 一邊傷害對方 一邊試探對方愛意
日文原詞
言葉の無い部屋で背を向け
沈黙の壁を積み上げている
歪んだこの場を取り留める
今君を受け入れられる薬が欲しい
思い描いた未来の理想と
こんなにもずれているのに
二人が離れられないのは
自由も孤独も選べられないから
Break the silece 閉ざされた時間に
Break a thick wall 痺れを切らして
Obstructive words 切り出す声が終わらない棘になるから
君に I miss you
伝えたいはずの気持ちに嘘をついて
強がる二人は傷つけあいながら愛を確かめる
思えば君はあの日も街で
安い愛を振りまいていたね
震える体を派手に着飾って
裸の心を覆い隠していたね
Look on a past きつく結びすぎた
Look back on a mind 運命の細い糸は
Obstructive words 血が滲んで赤く染まっていくね
君に I miss you
繰り返す徒な気持ちが邪魔して
素直になれずに憎みあいながら愛に触れてゆく
こんなに近くに居る筈なのに
何故心は遠く離れている?
今はセピアに色褪せた
この写真のように
もう一度笑っていてほしいのに
君に I miss you
届かない声も・・・温もりも過ちも
微笑む背中にはもう戻れない?
君に I miss you
伝えたいはずの気持ちに嘘をついて
強がる二人は傷つけあいながら愛を確かめる
Two Hurt - DELUHI
在房間中背向對方默不作聲
各自堆積著沈默的障壁
我希望能有挽回這情況
讓現在的妳接納我的藥
心中曾描繪的未來與理想
已經偏離至這地步
兩人無法分離
是因為無法面對自由與孤獨
打破沉默 在封閉的時光中
拆掉厚壁 不再自我麻醉
正因兩人 抱怨說話不斷 化成心中的刺
對你說「我很想念妳」
本想把心意傳達 卻說了謊話
逞強的兩人 一邊傷害對方 一邊試探對方愛意
想起來那時每天在街上
妳也大灑幼嫩的愛意
用衣裝巧妙地掩蓋震抖的身體
把赤裸的心靈遮蔽著
回望過去 我們融洽得過份
回想一下 命運的絲線
正因抱怨說話 滲著血染成鮮紅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反覆的無謂心思正阻礙著我們
兩人無法坦率 一邊互相憎恨 一邊去碰觸戀愛
明明這麼相近
為何兩顆心會相隔千里?
現在我很希望妳能
像這張褪成褐色相片般
再一次展露笑容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無論是不再聽到的聲音…溫暖還是過錯
無法再見背望著我的笑容嗎?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本想把心意傳達 卻說了謊話
逞強的兩人 一邊傷害對方 一邊試探對方愛意
日文原詞
言葉の無い部屋で背を向け
沈黙の壁を積み上げている
歪んだこの場を取り留める
今君を受け入れられる薬が欲しい
思い描いた未来の理想と
こんなにもずれているのに
二人が離れられないのは
自由も孤独も選べられないから
Break the silece 閉ざされた時間に
Break a thick wall 痺れを切らして
Obstructive words 切り出す声が終わらない棘になるから
君に I miss you
伝えたいはずの気持ちに嘘をついて
強がる二人は傷つけあいながら愛を確かめる
思えば君はあの日も街で
安い愛を振りまいていたね
震える体を派手に着飾って
裸の心を覆い隠していたね
Look on a past きつく結びすぎた
Look back on a mind 運命の細い糸は
Obstructive words 血が滲んで赤く染まっていくね
君に I miss you
繰り返す徒な気持ちが邪魔して
素直になれずに憎みあいながら愛に触れてゆく
こんなに近くに居る筈なのに
何故心は遠く離れている?
今はセピアに色褪せた
この写真のように
もう一度笑っていてほしいのに
君に I miss you
届かない声も・・・温もりも過ちも
微笑む背中にはもう戻れない?
君に I miss you
伝えたいはずの気持ちに嘘をついて
強がる二人は傷つけあいながら愛を確かめ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