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心情複雜…

最近發生了一些風波,令一些本已沉底的老問題再次浮上水面。問題暫時解決了,但背後的隱憂還有很多。更糟的是問題當中產生一些新問題……有時真的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明明見到問題在哪,都無力去防範,去改變。甚或者更質疑自己不適合處於當中,讓更有能的人士去做。不過有一樣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當中的人無法抱互相信任、合作態度的話,那即使多有才華也救不了。
另外自己亦因為此事而忐忑不安。每當想到這方面時,心裡便浮念很多雜念,有些客觀看法正確,但感情上實在無法接受。這刻想做的事,就是想找一些寄託,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今天來說算得上是成功,轉轉台看些平時自己少看的事物,的確能紓緩心中的不安。我承認自己是沒太多朋友的人,即使是曾相識亦很少會打擾他人,無謂一口就發牢騷吧?自出來社會工作開始,便已察覺到自己是這種人,以前用不當的方法去紓解時,結果惹來不少麻煩。現今總算好些少吧?至少知道有甚麼方法可以令自己心平氣和。人生就是由這種挫敗感編織而成吧?(偶有歡樂的時候,但總覺得很短暫)。抱歉在日記上發太多牢騷,自己亦曾再三思考過應否把心裡的感覺寫出來,個人認為在這裡寫是影響最少的方法。如今最希望的還是快點雨過天晴,把鬱悶踢走吧!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巴士與老人家

坐了巴士這麼多年,看著它慢慢變得舒適。最初由前置引擎的勝利二型,到後置引擎三軸車;跟住由這些「熱狗」慢慢轉做「冷馬」,再由冷馬到低地台,直到現在的直梯巴士,無論在舒適、環保方面都一直在進步,更重要的是讓坐輪椅的人士,可以不用太多輔助下(大多只是司機拉下斜板,說起來現今的斜板都變回人手拉開,可能是電動的容易故障關係吧?)便能登車,令他們出門變得更容易。另一方面直梯除了使通道加闊外,更減少出現意外的可能性(當然任何時間都要緊握扶手吧!)。不過據筆者觀察,直梯巴士都有它的弱點,那就是:樓下的座位減少了。當然對身壯體健的朋友來說,上下樓梯並不是甚麼難事,不過對老人家或者行動不便的人來說,上下樓梯卻是一件大苦事。在能夠選擇下,當然想坐近車門,又不用登梯級的座位上吧(事實上這些就是巴士上的「博愛座」)。但可惜直梯所佔的位置卻犧牲了下層的座位數,更嚴重的是這些不用登級的博愛座大幅減少,讓公公婆婆可坐的位置更少(通常這些座位樓下只得六個),因此對他們來說,這反而是一個不便。當然比起以前不是低地台的巴士,這邊仍然是比較舒適吧(個人認為頭軸的輪拱位始終不太適合公公婆婆坐,始終坐得不夠穩陣,車一轉大彎有可能整個拋下來)。
然而又不沒有解決方法,那就是放棄完全的直梯,採用「半直梯」的結構增加下層的座位數。驟眼看這是巴士公司為了增加座位而做,事實的確有這樣的成分,但最初的原意其實是為了加上行李架的容量——沒錯那批巴士最初是打算取替現有的機場快線,就是城巴8110打後的那批ENVIRO 500巴士。這批巴士沒有採用完全直梯,但樓梯仍比以前的寬闊,登梯還是算舒適的。然而這批巴士因為裝嵌等等的延誤,及城巴本身編車上考慮,而使它無緣成為機場快線(西部通道方面(B3系路線)已有8100-8109的第一批直梯車,及之前加裝行李架的2302-2311 TRIDENT ALX500服務,故不需用這批車。倒是想知CITYFLYER何時有新車取代…)。因此這批半直梯便成為一般巿區線服務巿民。最初這些巴士是在隊道線服務,但隨著新車陸續投入服務(筆者沒翻查資料,但據觀察這類車巿面最少有30多架,即編號已到814X),巴士分配到更多地區服務,其中一個是南區。最近筆者發覺南區除了舊有的富豪11/12米及22XX中梯TRIDENT外,還有這批車出現。而據筆者觀察,部分南區線如90、97等很多公公婆婆會坐,而這批車則除了簇新之餘,亦因為樓梯縮短了,所以兼顧到「博愛座」的數量,比起直梯多了4個座位(實際上兩個,有兩個座位升高了一級)。而且因為座位更近出口了,所以對他們來說更方便乘搭。其實個人認為,巴士公司最初應該也想不到這點方便性吧?只是剛好巧合地成就了好事。
而除了這批81XX外,新巴的40XX也是接近情況。這批車本身已經是「中碼」11米長,若再使用直梯下層的座位則少得可憐。在同樣的處理下,這批巴士仍保留到少量博愛位(縱使大部分地台升高了),其中前方輪拱後原用作輪椅位的位置更有一個單獨座位,這個位置亦使車長容易兼顧乘客,唯一不太好的是位前的空位有點寬,而且沒有安全帶,會有前傾翻的危險…至於輪椅位則同以前的14XX一樣,是在樓梯的正後方,個人覺得兩者反轉會比較好,可能是那位置不足放一部輪椅吧?而這批巴士亦已有40多架出了廠,主要服務2、8、23等路線,亦有行像109等中客量的隊道線。看來是新巴想車務調務上更靈活,因此才大量投入11米「中碼」車吧?總之不是直梯也有不是直梯的「好處」吧?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AVC新車落地,結果連續坐了兩程

今日去荃灣打機,在荃鐵落車時見到有架金色單層車…外型跟ASC(SCANNIA單層)不同。於是在打完機後便特意走去坐坐。
看巴士討論區說(http://bit.ly/9i32do) 原來架車今日先出廠,真好彩坐到第一日落地巴士。這架細看下原來是VOLVO的低地台單層巴士B7RLE(AVC)。事實上首批車早已在4月中投入了服務,主要行粉嶺273那類短程路線。然而筆者真的太忙,結果一來沒留意有新車,二來都沒走過粉嶺一趟望望,結果便在這種情況下坐了兩程34M(第一程回麗城總站,第二程繞過荃鐵後到荃景圍天橋到下車,轉其他巴士回家。
而新車的座椅都好有特色,有炸彈人…不,是九巴仔圖案。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有「導航位」,像城巴MAN那種單人位(但無咁肥,剛剛一個人坐),可以望到司機駕駛同完全看清前方,一流!
就個人感覺來說,這架外型有點像城巴MAN(大家可以參照一下http://bit.ly/azRWDw,圖為AVC2@華明)。雖然後排梯級沒像ASC般昇得那麼高,但最後排依然會看不見外面,而且也較窄,但總好過ASC升到頂了。這算是新型低地台單層巴士的死症…
說起來,這好像是九巴第一次入單層VOLVO巴士,自80年代末的三菱MK117後,九巴便只入丹尼士單層巴士。城巴曾入過幾批其60架VOLVO巴士(13XX,初批不是低地台),但現在只剩下本地車身最後那批。而前九鐵則入了15架非低地台的B10M,過渡去港鐵台繼續服役…不過連ASB、ASC那批車,九巴都前後入了60多架單層金巴了,而且已有兩隻牌子的新車,不知九巴會否考入丹尼士的單層車呢?像前九鐵入ENVIRO 200 DART都好啊。抱歉的是筆者懶得拍照,要看車身還是去各大巴士討論區找找吧(這裡連結都有一幅)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V7上腦歌—DELUHI - Two Hurt

前幾篇文提過鼓機出新版本V7及XG,當中有一隻歌聽聽下聽上腦(其實不只一隻,先說這隻吧),就是DELUHI的Two Hurt。這隻歌無論DM還是GF都頗有難度,尤其GF那面,ADV已足夠玩死人,別遑論EXT了。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家翻譯歌詞及MV。倘若有甚麼地方譯錯、譯得不通順敬請指正。



Two Hurt - DELUHI

在房間中背向對方默不作聲
各自堆積著沈默的障壁
我希望能有挽回這情況
讓現在的妳接納我的藥

心中曾描繪的未來與理想
已經偏離至這地步
兩人無法分離
是因為無法面對自由與孤獨

打破沉默 在封閉的時光中
拆掉厚壁 不再自我麻醉
正因兩人 抱怨說話不斷 化成心中的刺

對你說「我很想念妳」
本想把心意傳達 卻說了謊話
逞強的兩人 一邊傷害對方 一邊試探對方愛意

想起來那時每天在街上
妳也大灑幼嫩的愛意
用衣裝巧妙地掩蓋震抖的身體
把赤裸的心靈遮蔽著

回望過去 我們融洽得過份
回想一下 命運的絲線
正因抱怨說話 滲著血染成鮮紅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反覆的無謂心思正阻礙著我們
兩人無法坦率 一邊互相憎恨 一邊去碰觸戀愛

明明這麼相近
為何兩顆心會相隔千里?
現在我很希望妳能
像這張褪成褐色相片般
再一次展露笑容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無論是不再聽到的聲音…溫暖還是過錯
無法再見背望著我的笑容嗎?

對妳說「我很想念妳」
本想把心意傳達 卻說了謊話
逞強的兩人 一邊傷害對方 一邊試探對方愛意


日文原詞

言葉の無い部屋で背を向け
沈黙の壁を積み上げている
歪んだこの場を取り留める
今君を受け入れられる薬が欲しい

思い描いた未来の理想と
こんなにもずれているのに
二人が離れられないのは
自由も孤独も選べられないから

Break the silece 閉ざされた時間に
Break a thick wall 痺れを切らして
Obstructive words 切り出す声が終わらない棘になるから

君に I miss you
伝えたいはずの気持ちに嘘をついて
強がる二人は傷つけあいながら愛を確かめる

思えば君はあの日も街で
安い愛を振りまいていたね
震える体を派手に着飾って
裸の心を覆い隠していたね

Look on a past きつく結びすぎた
Look back on a mind 運命の細い糸は
Obstructive words 血が滲んで赤く染まっていくね

君に I miss you
繰り返す徒な気持ちが邪魔して
素直になれずに憎みあいながら愛に触れてゆく

こんなに近くに居る筈なのに
何故心は遠く離れている?
今はセピアに色褪せた
この写真のように
もう一度笑っていてほしいのに

君に I miss you
届かない声も・・・温もりも過ちも
微笑む背中にはもう戻れない?

君に I miss you
伝えたいはずの気持ちに嘘をついて
強がる二人は傷つけあいながら愛を確かめる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淺談戰區88

今早網友S在twitter說起漫畫版戰區88,便順便討論了當中的劇情。雖然我也看了整套戰區88漫畫,但因為年代久遠,結果很多細節都記了,只記得最開始一部分劇情及最後的結局。不過說來奇怪話雖忘記了,但仍然可以吹到不少內容。因為討論量不少的關係,我便將當中細節以blog形式記下來。當然內容我沒有嚴格考證過,當中若果有甚麼錯漏的話,歡迎指正(尤其現代戰鬥機方面,有高人看到的話請指教)。

首先說說結局,其實個人不太滿意漫畫版的「夢結局」,強行讓風間失憶最後返回日本,感覺上風間那段戎馬經歷就像「夢」一樣抹掉,當沒有事發生過。而另一位友人O指出,對於風間而言,要讓他得到解脫只有失憶這個方法。基本上這個看法我是認同,個人認為風間的在無法融入一般社會的情況下,下場只有兩個,一就是失憶,完全忘掉戰場痛苦;二是繼續馳騁沙場,直到有一天被敵機擊落斃命。以風間的人生角度去看,失憶的結局無疑對他比較幸福(當然潛在戰後創傷甚麼的就不在此說了),但在戲劇的角度去看,戰死沙場感覺會比較完整,總覺得失去記憶有種苟且偷生的感覺。當然以上的都是個人感觀,喜歡那一方每人意見會不一樣。以此樣的論調我是比較喜歡舊OVA的重返戰場OPEN END,沒有再寫他後怎麼樣(詳細的我不太記得了,因為舊OVA實際上我只是看過最尾一集,而且故事可能只是寫到漫畫途中,之後沒再推出續作繼續下去,如果有看過的人不妨告訴我)。

接著才談談內容(笑)。我太久沒有看忘記了中間說甚麼,但開頭幾集有些場面頗深刻,像一開始風間被神崎出賣做戰機傭兵、風間戰機墜毀由沙漠步行返基地、同伴受傷失去視覺,忍痛把同他擊落等,相對於各款戰機及空戰畫面,人性面才是這套作品強的地方。另外整套作品都很強調傭兵生活是何等地獄,今日不知明日事。今日你看到身邊的同伴被敵機擊落、因為買了次貨而出意外,明天你就可能發生同樣的事情。想快些儲錢解僱傭合約鋌而走險買次貨,誰知剛巧就出事等等。面對一日復一日與死亡相伴的戰鬥,同伴一個一個地被拉進鬼門關,即使技術有多好,克服不到心理一關仍然是死路一條。當然不能不否認我們的主角風間真的很命硬,不單墜機那刻沒跌進鬼門關,就連被困在沙漠仍然返得到去基地,看來連死神也不收他呢!而他亦是同時換機最多的角色,詳細我已不太記得,翻查一下WIKI,他是坐過F-8、F-5E、F-4、F/A-18大皇蜂、F-4Phamtom、F-20虎鯊、X-29 Grumman等戰鬥機。附帶一提,在街機遊戲中,他的坐機是F-20,而米奇則是F-14雄貓、格雷克則是A-10雷霆II,而超任版則可以買戰鬥機,一開始大家是坐A-8,然後可以購買各款戰機UPGRADE。

來到最後,說說戰區88對之後的影響吧。影響得最明顯的,相信是ACE COMBAT系列了。在88中低空穿插山洞峭壁,突破對方雷達網的場面,幾乎變了AC每集的定番,總有一版一定要求玩者執行這種任務。而傭兵賺錢買新軍備、最後戰機與戰機單挑亦或多或少受這套作品影響(當然也有遊戲性方面設計的考慮,理由比較薄弱)。另外F-20其實全世界只得三部,實際上並沒有投入量產(據聞原因是當時F-16有較先進的電子制御系統,而F-20仍是機械操縱)。其中兩部在試飛時已墜毀,一部還在博物館內展覽,F-20為人所知都是這套漫畫所賜。

X-29跟F-20的情況接近,但這是概念性重於實用性的戰鬥機,基本上軍備搭載量少、續航力不足的情況下是無法量產投入實戰,風間用它上戰場實在有點…說些與作品無關的題外話,X-29的前進翼設計,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大突破,基於材料和制御困難的關係,即使前進翼早在30年代已經有了概念,但始終無法成型,直到70年代複合素材及電子制御技術出現,X-29才得以誕生。Macross PLUS同M7的YF-19(VF-19),都是參考這款機體而設計。而俄國亦有接近的計畫,成品就是試作機S-37(後來被稱為Su-47,雖然有了正規機種編號,但暫時未見量產)。如果88的故事遲二十年,Su-47有可能成為風間的座駕了(笑)。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因禍得福?

這兩天病病地,今朝遲了起身趕出門,回到公司才發覺……忘了帶notebook火牛!在notebook只得兩三小時續航力下唯有公司電腦工作了。可能真的太久沒用公司電腦關係,一時間使用部分功能時出現問題。結果在向朋友求救下,不但解決了操作問題,而且還發現新的操作方法節省時間,真是因禍得福。今午去看醫生後恢復了不少,明天應該會好得七七八八吧?要趕回落後的進度了!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繼平野綾之後,到高橋智秋?

今天放工到旺角行一趟,吃了這個:

都很久沒有吃了,這隻法式蜂蜜味算幾滋味,不過以個人口味計並不是最好吃那款。不過20元算是頗抵吃吧。


家人平日買東方日報看,這份4月14日的驟眼看沒有甚麼特別,一看風月女郎:


高橋智秋!繼平野綾之後,另一位聲優都登上了東方的風月版。最糟糕的是,報紙上寫她是25歲……人家可是「永遠的23歲」啊!怎也該是23歲吧(笑,若寫她真實年齡的話,那她可變成「熟女」了,縱使熟女也有一定巿場…)
隨文附上平野綾的版本:
http://www.gcforum.org/viewthread.php?tid=135432

跟幾個朋友說過,其實大家都覺得被刊登的問題不是最大,最大問題都是旁邊的打油詩,即刻俗氣很多…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15蚊一局鼓機?



其實這都差不多兩個禮拜的事。結他機及鼓機的新一代V7到港。玩過歌曲後都沒有太多特別喜歡,較喜歡的是SANA的ほしふり。難度方面真的比V6新歌難了,鼓方面即使60多LEVEL都有不少怪位及快ROLL,難以COMBO(反而鋼鍊OP「噓」LV72不太難易玩)。結他方面情況也差不多,很多都有一兩堆快PICK,都係難FULL…總結V7的太不有甚麼驚喜,但另一部機卻有點喜出望外!







那就是XG來港!XG可以看成是鼓、結他機的IIDX版本,鼓由原來6個鼓增至9個鼓,加了一個低音鼓,左CYMBAL及左腳踏,使它更像真的一套鼓SET(當然,聽過打真鼓的朋友說,還與真的有一段距離)。而GF則像GUITAR HERO那樣由3粒制變5粒制,而且還加了EFFECTOR腳踏。來本筆者都以為這套XG太難會玩得沒癮,玩過一兩舖後發覺比V7有趣太多了!縱使會重新練過也好,也有想練的動機。而GF那邊同GUITAR HERO分別不大,但腳下的EFFECTOR幾過癮,雖然對成績沒有影響,但可以邊玩邊改聲效,變了遊玩時的聲音演出變化多了(不過可能嘈吵的關係,有些聲效不太有明顯差別),反而這個才是有趣的地方。
較可惜的是15蚊一舖真的貴了點,可能等回落先大煲特煲了。另外,筆者亦聽過V7可能是V系列的最後一代KONAMI打算主力發展XG方面,這次V7同XG同時推出的原因就是以這一代為過渡期,讓玩家慢慢轉投XG的懷抱。但筆者亦擔心,XG機體體積是V系列的2倍,而且入貨價不低,很擔心機舖會因為地方狹少及難收回成本而卻步…不過街機越做越難倒是事實,在家用機性能飛躍之下,看看幾年之後能否維持得住…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今日再在屯門新站拍了幾張相。
首先是61X的新站,伶伶仃仃地在外圍的島上,幸好經過的巴士不算太多,要上車亦很容易(差在知不知總站在這裡)。而隔鄰就是專線小巴站,往上水的乘客可在這裡上車。




然後是返屯門的巴士站,站上已有大張紙牌寫著「往屯門」,而且站牌亦顯示了各巴士的 總站,故十分之清晰,一定不會搞錯。






接下來是龍運巴士站。基本上此站的龍運線並不多(若E33延伸到這裡另計),得往迪 士尼的R33及機場的A33,而且只有一兩班車開出,因此見到龍運巴士機會並不高。站的位置就在往屯門巴士站後,61X總站旁。





這是中間的車坑。留意車坑並沒有預留位置讓乘
客排隊,明顯是讓到站已落客的巴士準備用,一夠 鐘開車時便駛到對應的車站凹坑讓乘客上車,這樣一來車務調動上會比較靈活, 乘客排隊也較方便、安全。
















最後拍了一些港鐵巴士的相片,可見有很多巴士已塗上白色車身,逐步取代前九鐵時代的紅藍車身。難得兩架不同顏色的ENVIRO200泊在一起,便拍照留念了。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搬站之後










一如13日中的文章提到,屯門鐵路站於3月14日起搬站。筆者由於事忙無法於14日當天到站 攝影,故到了今天才去影相。第一個最明顯的地方是整個舊站封了,筆者亦只能在外圍觀看站內的情況。舊站的去向暫仍未知道,但筆者希望會重建公園,在新發邨 時代該地方是個公園,故希望會在原地重建,而且年宵可以搬回那裡,不用走到天后廟老遠。





















而仁政街及德政圍兩站已封。就筆者所見,有九巴的職員守候該兩站指示乘客到對面交運運輸站上車。當然,專線小巴及港鐵接駁巴士服務依樣不變,乘客依舊可在該兩站等候服務。而K51線本來駛入屯門站,現在則在天主教學對面設站,換言之K51不會再駛入站內(近似67M在富泰的情況)。






















最後就是新站,新站的九巴來回線都被安排在同一位置上車,往九龍在前方,而往屯門則在後方。至於以屯門站為總站的61X及263則被安排在對面近杯渡路的一方,當車開時車長才會把車駛到站頭讓乘客上車(其實很多新站都是這樣設計)。就筆者所見新站的環境尚算寬敞舒適,剩下要看夏天候車時會否有大汗疊細汗的情況了。而總站的出口有兩個,一個是在杯渡路直出巿中心,一個是河傍街直出巴倫紐戲院(沒錯,連仁政街出口都封了)。前者主要是巴士使用,而後者則是來回新墟小巴使用。由於筆者趕上車,故有些地方未能看清楚,不過肯定的是筆者由家去巴士站的路程遠了,其實很希望巴士在呂明才對面多加一個站,但看來可能性不大了…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屯門鐵路站巴士總站搬站





















屯門西鐵站旁的新巴士站已經起了一段時間,今天才留意到己士站通告明天會搬入新站。新站較寬敞,而且有全室內,本來都還不錯的,但對我來說這個站未免遠了少許。而且最糟糕的是,竟然連仁政街及德政圍站也取消了。仁政街站是落客站,怎說由那處回家總比總站近;而德政圍則是當我去仁愛堂那邊吃早養後行過去上車很方便,而且當舊站剛走了車時,可以追上去那裡上車,現今取消了則沒有這回事了…總之搬新站給我的感覺就是不方便,我去得新站,已經可以去巿中心上車了。今日為舊站拍了幾張照片,作為一個留念吧。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早上的九龍公園泳池

今早到九龍公園游水,原來早上游的感覺不比酒店差,陽光直射泳池,光線充足而且和暖,在水中十分舒服(但天氣凍,一上水就…)。說起來九龍公園主池最深2.5米,比起一般泳池1.9米深,一般直游分別不大,但若果潛水的話感覺完不同,空間感廣濶佷多。這亦是我喜歡九龍公園的原因之一。

遊完水後上班,途中映了些鶴。

















還有就是這條橋。
在步行經過時是會感到橋身在搖的,有點危險…








運動完個人比較精神,而且晚上容易入睡。想改善失眠問題的話,運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殺傷力非同小可的銀魂


其實本人是沒有追開銀魂的,不過在某位前輩的佈教下,結果還是看了一集(第197集)。這一集殺傷力非同小可,其實橋段說穿了就是武術大會,但中間玩的橋段卻真的夠瘋狂,首先第一回比賽是麵包(パン)競食……不,是班迪摩尼姆(パンデモニウム)競食……單是聽名字便已覺得不尋常。由於真是大噁心因此還是不貼好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Youtube找找。但重點還不在這裡,這隻班迪摩尼姆(簡稱麵包XD)的容貌竟然會變成一位少女!最具殺傷力的是角色還要是天然美聲聲優能登麻美子配音!她的聲音太治癒了。在看到漂亮面孔、聽到靚聲、可愛的舉止,配搭奇怪的身體下,筆者其實是覺得可愛多於可怕的,可見筆者是有多變態(逃)。單是看了一段便知道這作品的惡搞程度非同小可,實在真的很服在比武大會中,能夠有這樣的超展開。就連同人都很快畫了妄想圖了……


此集的後半段亦是笑到倒地的,阿銀的兩粒蛋蛋跌了出來,然後兩方各操縱一粒蛋蛋大亂鬥……鑑於畫面真的太低俗下流,又是那句,自己找片看吧,看完情緒不安別來找我XDDD(亦別問我甚麼叫蛋蛋)。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自助壽司店

看到無頭騎士中那個俄羅斯人做的奇怪壽司,心裡不其然笑了出來。有朋友跟我說,旺角某壽司店的壽司可怪程度及得上他做的壽司。旺角那間我不順路暫時無法去,但灣仔那間卻剛剛去完吃。
以前去吃那間壽司雖然是自助回轉壽司,但壽司放在迴轉板上,一是像三文魚壽司般很快被人清貨,一就是那些栗米壽司、沙律壽司般無人問津,結果是想吃的沒法吃,唯有吃些不想吃的。要不是價錢經擠便沒有光顧的價值。而昨天去的時候回轉板上卻沒有甚麼壽司,結果當然自己點叫侍應端上來吧。結果喜出望外,不但壽司新鮮,而且比以前大份了。當然要和元X比還有一段距離,但總算叫食得落口(埋單不過$50物有所值了)。那間店大概十一點左右打烊,如果以後去KEEP到質素的話會是晚餐的落腳點之一了。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5年前的世博

上海世博到五月才開幕,離現在還有兩個月。筆者固然想去,但因為太多不明朗因素要到時才再考慮。正好筆者去了2005年的名古屋世界,趁現在把部份相片上載給大家看吧。



首先是大地之塔,一進去:








一個巨型萬花筒,當時可以靠在一邊扶手中仰頭觀看。






當年的吉祥物,在坐的是自動控制電動無軌車IMTS,作為技術展示入場人士乘坐。







當年的中國館,當然現在的漂亮有特色得多,但當年的場館也頗為廣濶,分上下兩層。可惜就是沒有內裡的相片……



先貼那麼多,有時間再貼過。

一個吃得很爽的甜品

今日終於能好好睡一覺,在家hea了一會後出街。
在吃晚餐前吃了這甜品:


曲奇雪糕大菜糕!好耐未試過吃過麼巨型的雪糕。不過大菜不夠雪糕凍,始終都是不太協調,可能叫些凍點D食物如黑糯米會比較好……

說起來,今日坐巴士時才留意到,原來報站器是有賣廣告的!平時沒多望,在就要下車的時間偶然才看到。廣告真是無處不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