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巴士這麼多年,看著它慢慢變得舒適。最初由前置引擎的勝利二型,到後置引擎三軸車;跟住由這些「熱狗」慢慢轉做「冷馬」,再由冷馬到低地台,直到現在的直梯巴士,無論在舒適、環保方面都一直在進步,更重要的是讓坐輪椅的人士,可以不用太多輔助下(大多只是司機拉下斜板,說起來現今的斜板都變回人手拉開,可能是電動的容易故障關係吧?)便能登車,令他們出門變得更容易。另一方面直梯除了使通道加闊外,更減少出現意外的可能性(當然任何時間都要緊握扶手吧!)。不過據筆者觀察,直梯巴士都有它的弱點,那就是:樓下的座位減少了。當然對身壯體健的朋友來說,上下樓梯並不是甚麼難事,不過對老人家或者行動不便的人來說,上下樓梯卻是一件大苦事。在能夠選擇下,當然想坐近車門,又不用登梯級的座位上吧(事實上這些就是巴士上的「博愛座」)。但可惜直梯所佔的位置卻犧牲了下層的座位數,更嚴重的是這些不用登級的博愛座大幅減少,讓公公婆婆可坐的位置更少(通常這些座位樓下只得六個),因此對他們來說,這反而是一個不便。當然比起以前不是低地台的巴士,這邊仍然是比較舒適吧(個人認為頭軸的輪拱位始終不太適合公公婆婆坐,始終坐得不夠穩陣,車一轉大彎有可能整個拋下來)。
然而又不沒有解決方法,那就是放棄完全的直梯,採用「半直梯」的結構增加下層的座位數。驟眼看這是巴士公司為了增加座位而做,事實的確有這樣的成分,但最初的原意其實是為了加上行李架的容量——沒錯那批巴士最初是打算取替現有的機場快線,就是城巴8110打後的那批ENVIRO 500巴士。這批巴士沒有採用完全直梯,但樓梯仍比以前的寬闊,登梯還是算舒適的。然而這批巴士因為裝嵌等等的延誤,及城巴本身編車上考慮,而使它無緣成為機場快線(西部通道方面(B3系路線)已有8100-8109的第一批直梯車,及之前加裝行李架的2302-2311 TRIDENT ALX500服務,故不需用這批車。倒是想知CITYFLYER何時有新車取代…)。因此這批半直梯便成為一般巿區線服務巿民。最初這些巴士是在隊道線服務,但隨著新車陸續投入服務(筆者沒翻查資料,但據觀察這類車巿面最少有30多架,即編號已到814X),巴士分配到更多地區服務,其中一個是南區。最近筆者發覺南區除了舊有的富豪11/12米及22XX中梯TRIDENT外,還有這批車出現。而據筆者觀察,部分南區線如90、97等很多公公婆婆會坐,而這批車則除了簇新之餘,亦因為樓梯縮短了,所以兼顧到「博愛座」的數量,比起直梯多了4個座位(實際上兩個,有兩個座位升高了一級)。而且因為座位更近出口了,所以對他們來說更方便乘搭。其實個人認為,巴士公司最初應該也想不到這點方便性吧?只是剛好巧合地成就了好事。
而除了這批81XX外,新巴的40XX也是接近情況。這批車本身已經是「中碼」11米長,若再使用直梯下層的座位則少得可憐。在同樣的處理下,這批巴士仍保留到少量博愛位(縱使大部分地台升高了),其中前方輪拱後原用作輪椅位的位置更有一個單獨座位,這個位置亦使車長容易兼顧乘客,唯一不太好的是位前的空位有點寬,而且沒有安全帶,會有前傾翻的危險…至於輪椅位則同以前的14XX一樣,是在樓梯的正後方,個人覺得兩者反轉會比較好,可能是那位置不足放一部輪椅吧?而這批巴士亦已有40多架出了廠,主要服務2、8、23等路線,亦有行像109等中客量的隊道線。看來是新巴想車務調務上更靈活,因此才大量投入11米「中碼」車吧?總之不是直梯也有不是直梯的「好處」吧?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AVC新車落地,結果連續坐了兩程
今日去荃灣打機,在荃鐵落車時見到有架金色單層車…外型跟ASC(SCANNIA單層)不同。於是在打完機後便特意走去坐坐。
看巴士討論區說(http://bit.ly/9i32do) 原來架車今日先出廠,真好彩坐到第一日落地巴士。這架細看下原來是VOLVO的低地台單層巴士B7RLE(AVC)。事實上首批車早已在4月中投入了服務,主要行粉嶺273那類短程路線。然而筆者真的太忙,結果一來沒留意有新車,二來都沒走過粉嶺一趟望望,結果便在這種情況下坐了兩程34M(第一程回麗城總站,第二程繞過荃鐵後到荃景圍天橋到下車,轉其他巴士回家。
而新車的座椅都好有特色,有炸彈人…不,是九巴仔圖案。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有「導航位」,像城巴MAN那種單人位(但無咁肥,剛剛一個人坐),可以望到司機駕駛同完全看清前方,一流!
就個人感覺來說,這架外型有點像城巴MAN(大家可以參照一下http://bit.ly/azRWDw,圖為AVC2@華明)。雖然後排梯級沒像ASC般昇得那麼高,但最後排依然會看不見外面,而且也較窄,但總好過ASC升到頂了。這算是新型低地台單層巴士的死症…
說起來,這好像是九巴第一次入單層VOLVO巴士,自80年代末的三菱MK117後,九巴便只入丹尼士單層巴士。城巴曾入過幾批其60架VOLVO巴士(13XX,初批不是低地台),但現在只剩下本地車身最後那批。而前九鐵則入了15架非低地台的B10M,過渡去港鐵台繼續服役…不過連ASB、ASC那批車,九巴都前後入了60多架單層金巴了,而且已有兩隻牌子的新車,不知九巴會否考入丹尼士的單層車呢?像前九鐵入ENVIRO 200 DART都好啊。抱歉的是筆者懶得拍照,要看車身還是去各大巴士討論區找找吧(這裡連結都有一幅)
看巴士討論區說(http://bit.ly/9i32do) 原來架車今日先出廠,真好彩坐到第一日落地巴士。這架細看下原來是VOLVO的低地台單層巴士B7RLE(AVC)。事實上首批車早已在4月中投入了服務,主要行粉嶺273那類短程路線。然而筆者真的太忙,結果一來沒留意有新車,二來都沒走過粉嶺一趟望望,結果便在這種情況下坐了兩程34M(第一程回麗城總站,第二程繞過荃鐵後到荃景圍天橋到下車,轉其他巴士回家。
而新車的座椅都好有特色,有炸彈人…不,是九巴仔圖案。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有「導航位」,像城巴MAN那種單人位(但無咁肥,剛剛一個人坐),可以望到司機駕駛同完全看清前方,一流!
就個人感覺來說,這架外型有點像城巴MAN(大家可以參照一下http://bit.ly/azRWDw,圖為AVC2@華明)。雖然後排梯級沒像ASC般昇得那麼高,但最後排依然會看不見外面,而且也較窄,但總好過ASC升到頂了。這算是新型低地台單層巴士的死症…
說起來,這好像是九巴第一次入單層VOLVO巴士,自80年代末的三菱MK117後,九巴便只入丹尼士單層巴士。城巴曾入過幾批其60架VOLVO巴士(13XX,初批不是低地台),但現在只剩下本地車身最後那批。而前九鐵則入了15架非低地台的B10M,過渡去港鐵台繼續服役…不過連ASB、ASC那批車,九巴都前後入了60多架單層金巴了,而且已有兩隻牌子的新車,不知九巴會否考入丹尼士的單層車呢?像前九鐵入ENVIRO 200 DART都好啊。抱歉的是筆者懶得拍照,要看車身還是去各大巴士討論區找找吧(這裡連結都有一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