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介紹中也說過了。巴士是我的興趣之一,由小孩時代便已經很留意巴士的線路,車的型號(當然,當年並不像現在般那麼多巴士介紹的書藉,網絡又未留行,當時是靠車上特徵,譬如是三車門、車窗的分佈、座位的配置等去記憶)。
最近留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九巴的巴士車隊編號越來越長了。以前的車隊編號最簡單的只是一個英文字加序號,例如丹拿巴士就是D1、D2般,到後來即使出現了4英文字編號(如S3BL、3ASV等),都只是要分辨車身長度才加上去,情況不算太嚴重。而最近的車隊編號則教人摸不著頭腦,如AVBW、ATEU、ASCU等。本來有新車型,或者新車身裝配時,有新編號誕生很正常,但每次的編號都那麼長,叫人記真是有點煩。雖然這是九巴內務事情,巴士迷不宜插咀,但每每想說自己喜歡的車型時,真的不想每次都拋這長的英文字嚇怕人。而且亦擔心車隊編號會再進一步長下去,比現在更難分辨更難記。
其實車隊本身已經有八成空調化,其實可以考慮一下在全部車隊空調化時把編號簡化,把所有的代表空調的「A」去除(話說回頭,以前代表全空調線的200系路線,在車隊空調化下,亦沒甚麼意義,反正有很多非200系的路線已空調化了),那麼應該會改善到這種情況。當然怕與以前的車隊紀錄混亂,亦可以選擇保留已出廠的編號,只把新車型編號作簡化,這也不失為一好方法。
本來還想說說中巴、新巴及城巴的車隊編號情況。但因為寫得夠長了,還是下篇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